浙江省衛生信息化建設“十二五”規劃
衛生信息化是當今世界發展的大趨勢,也是我國推進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適應人民群眾多層次醫療衛生服務需求的重要支撐。大力推進衛生信息化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提高衛生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實現跨越式發展,建立中國特色的醫藥衛生體制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選擇。
根據國家、省醫改精神和信息化工作要求,為闡明未來五年我省衛生信息化戰略意圖,明確政府及相關部門的衛生信息化工作重點,以“數字衛生 增進健康”重點項目引導醫療衛生機構信息化健康穩步發展,特制定本規劃。
一、規劃背景
“十一五”期間,在省委、省政府“數字浙江”建設總戰略的指引下,圍繞我省衛生事業改革與發展的工作要求,統籌規劃,分步實施,突出重點,務求實效,我省衛生信息化工作飛速發展。
(一)主要成就
1.社區衛生服務信息化取得成效
我省城鄉社區衛生服務信息化走在全國前列。“十一五”末,70%以上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已建立基本醫療管理系統,包括門診掛號收費、出入院管理、住院收費管理、藥品庫房管理等模塊,城鎮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實現了刷卡實時結報管理。探索以健康檔案為核心的社區衛生信息化應用和運行模式,2006年研發了集醫療、預防、保健、康復、健康教育和計劃生育指導等六位一體的社區衛生服務信息系統,并在全省陸續開展了社區衛生服務系統的建設、推廣和使用,初步滿足本地區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信息管理需求,已建立3500多萬份紙質健康檔案,其中1700多萬份已經實現電子化。
2.合作醫療信息化建設穩步推進
為方便農民結報,提高工作效率,確保基金安全為目標,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信息化建設與管理。全省所有縣(市、區)實現了新農合醫療信息化管理,新農合結報已經覆蓋各級醫療機構,其中縣級及以上醫療機構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100%實行新農合結報,社區衛生服務站(村衛生室)實行新農合結報的比例為70.4%。湖州市、臺州市和舟山市等實現地市級跨縣區新農合實時結報,省級醫院新農合出院直報在6家省級定點醫療機構與5個縣(市、區)新農合經辦機構試點成功。
3.醫院業務管理信息化邁上臺階
按照衛生部《醫院信息系統基本功能規范》等標準和文件的要求,我省縣級以上醫院均實現了信息化管理,其中:門急診掛號收費系統、住院收費系統、住院護士工作站、藥庫管理系統、藥房管理系統、病案統計管理系統應用率達100%,門診醫生工作站、住院醫生工作站等應用率達80%以上,臨床檢驗、醫學影像信息系統應用率達50%以上。我省醫院信息系統建設已從醫院管理信息化階段跨入臨床醫療信息化階段,部分醫院已經完成以電子病歷為核心的臨床信息系統建設,開始探索構建符合衛生部和我省電子病歷標準的醫院數據中心,醫院信息化開始邁向區域醫療衛生服務階段。
4.公共衛生信息化取得長足發展
傳染病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報告管理系統日趨完善,全省傳染病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網絡直報已實現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縣級以上醫療機構和建制鄉鎮衛生院全部實行傳染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網絡直報。省級衛生應急指揮信息系統建成并投入使用,少數市、縣(市)也已初步建成衛生應急指揮信息系統。全省衛生監督建立一體化信息系統,106家衛生監督所全部啟用業務信息系統,實現了衛生監督管理業務協同和資源共享。血液管理機構建立了覆蓋全省的血液信息網,在保障血液安全、加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能力、促進無償獻血事業的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