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系統建設目標
√ 不存在信息孤島
√ 臨床業務和管理工作流覆蓋全院各個環節
√ 完善外部接口,如保險、其它醫療機構、政府部門等等
√ 建立開放、穩定的集臨床和醫院管理為一體的數字化平臺
√ 應用軟件逐步小型化、個性化,更專業地處理業務
不同的角度和層面看,信息系統的建設所帶來的:
1、 醫院綜合管理的角度看
1) 文件流轉實現自動化;管理信息可直接在網上查詢;科研管理、教育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實現信息化;檔案綜合管理信息化;后勤保障實現自動化。
2) 信息深加工系統的支持下,實現院長綜合查詢與輔助決策。
3) 管理者都可以方便地從系統中獲取自己所需要的任何信息,并通過網絡發布其管理信息。
4) 信息化醫院建成后,對醫院的管理者而言,工作都可以通過網絡實現,實現遠程辦公,使工作更方便、快捷、準確。
2、 經濟核算角度看
1) 財務、門診、住院、設備、藥品、物流等醫院各個環節都實現信息化的基礎上,就可以實現經濟核算信息的網上采集。
2) 統一對采集到的信息進行集成與分析,就可以自動生成各種報表數據,對有關業務發展情況進行預測。
3) 經濟管理部門不僅可以通過信息化系統隨時掌握全院的經濟管理動態,還可以結合所獲得的信息,利用系統的輔助決策功能,實現各級工作量的考核、成本核算、效益分析,進而根據這些數據從經濟核算的角度對全院實現宏觀和微觀的調控。
4) 數字化醫院建成后,對醫院的經濟核算部門而言,坐在辦公室中,就可以通過網絡迅速、全面、準確、方便地獲取全院的經濟核算信息,實現經濟管理的調控。
3、 從就醫人員的角度看
1) 每個就醫人員在系統中會擁有一份唯一的、完整的、長久的醫療信息檔案。通過建立電子病歷,每個就醫人員在醫院具有唯一的身份標識,不同時期的檢查、治療、影像等所有相關數據都實現電子化的錄入、保存甚至遠程調閱
2) 通過設置電子公告板、觸摸屏等方式,就醫人員在醫院隨處可以獲得電子指引或導引,處處感到方便和舒適,真正體現“以就醫人員為中心”的醫療服務理念頭。
3) 就醫人員掛號自動進入智能排隊高度系統中,系統能夠智能分析就醫人員的流量,自動調度和指引就醫人員的流向。
4) 就醫人員可以通過網上或電話預約就診、可以持就診卡或銀行卡直接在檢查、檢驗等地點進行刷卡消費,免去原來往返奔波劃價、交費、檢查的苦惱,大節約時間和精力。
5) 就醫人員可以查詢、打印明細的醫療費用清單,最大限度地獲得知情權,方便報銷等事務;還可以能過網絡查閱自己的檢驗、檢查結果。
4、 從醫護人員的角度看
1) 醫護人員身份電子化。醫院每個職工在信息化系統中具有唯一的身份標識,使用IC卡或指紋進行身份識別,考勤、考核、就餐、工資、門禁、實現一卡通
2) 醫療工作實現無膠片化和無紙化。需要錄入、調閱的數據均通過網絡實現信息化。醫生工作站直接在處理病人醫囑信息、病歷記錄。需要的信息也通過網絡直接調閱;放射科醫生在微機上閱片、錄入診斷結果;護理人員可以通過信息系統直接調閱需要的信息。
3) 各醫院各部門、各科室、各終端之間實現信息的交互;合理、先進的業務流程通過信息化的平臺行到充分的體現。
5、 從網絡的角度看
1) 醫院擁有自己的網站作為對外信息的窗口。
|
|